龙安区马家乡 手工粉条成致富产业

发布时间:2024-01-05 信息来源:河南日报农村版 字体大小:

      本报讯 1月4日,走进安阳市龙安区马家乡李庄村,就看见村口路边竖着一块大招牌,上面写着“红薯、粉条、粉皮、皮渣农特产品”的字样,旁边还晾晒着一竿竿晶莹剔透的粉条。

      村口大招牌的对面有一座作坊,是红薯种植大户李五林的红薯加工作坊。走近一看,满屋热气腾腾,雾气弥漫。工作人员异常繁忙:勾芡、和面、拧团、添瓢、出条、入锅、水煮、出锅、凉洗、上架、冷冻……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,一个个人员各守其位各负其责操作着,一会儿一竿竿粉条开始搭架,就进入晾晒的过程。

      “别看我们手工加工粉条工序繁多,但是,有一点就是好吃,真材实料,没有任何添加物料,吃起来原汁原味,软中含有韧性,爽滑柔嫩,越嚼越有味道,口感极好,营养丰富,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,有的顾客从百里路跑到这里来购买粉条呢。”李五林高兴地说道。

      除此之外,李庄村的皮渣、粉皮也是闻名遐迩,每到逢年过节,供不应求。

      据李五林介绍,他去年种了35亩红薯,获得大丰收,平均每亩可收红薯4000多斤。根据顾客需求,一小部分直接出售,收益不大,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,大部分是加工成淀粉,再制作成粉条、皮渣、粉皮。就按粉条来算,每亩4000多斤红薯,可加工成淀粉700斤左右,再把淀粉加工成粉条能出600多斤,现在市场零售价每斤粉条15元,这样算来去年每亩收入9000多元。

      小粉条给李五林带来致富路,不但他的钱袋子鼓了,同时也带动其他人走上了致富路。

      马家乡党委、乡政府近年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着力调整种植结构,打造品牌战略,扩大红薯种植规模,延伸产业链条。目前,除李庄村外,东坡村也开辟“百亩红薯种植基地”,其他各村红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