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风易俗拂新风

发布时间:2018-10-14 信息来源: 字体大小:
宝莲寺镇:移风易俗拂新风 

村民在红白理事会章程前驻足观看

    □本报记者  李 坤  文/图

    “原先办红白喜事,为了面子,有钱的办得风光,没钱的借钱也得办,一桌酒席八凉八热八大碗就得三四百块钱,花销得好几万元。大操大办之风越演越烈,群众有苦难言。现在好了,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婚丧嫁娶涉及的种种细则都有了详细规定,没有人互相攀比了,村民办事没有负担了。”9月28日,谈及移风易俗,文峰区宝莲寺镇袁薛庄村村民张春莲高兴地说。

    近年,宝莲寺镇多措并举,以深化移风易俗、倡树文明乡风为重点,以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,推动全镇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
    政府出面定标准

    “婚前借钱办,婚后再还债。”这是前几年流传在宝莲寺镇村民口中的一句口头禅。近年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天价彩礼、攀比之风、铺张浪费、大操大办等陈规旧俗带来的不良之风在败坏社会风气的同时,也给村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。为了提升群众文明素质,全面推进新时期乡镇精神文明建设,使村民自觉抵制红白事事宜中的讲排场、摆阔气、搞攀比等不良旧习,狠刹农村天价彩礼的社会风气,去年1月12日,一场关于移风易俗的大讨论活动在宝莲寺镇轰轰烈烈展开,镇人大代表、镇政协委员、各村负责人、老干部对如何文明操办红白事各抒己见。宝莲寺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制定了《宝莲寺镇关于移风易俗、文明操办红白事工作的指导性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性意见》),至此,如何文明操办红白事在宝莲寺镇村民当中有了政府出台的“红头文件”。

    “制定《指导性意见》的目的在于培养群众树立合理消费、节能环保观念,营造以厉行节俭为荣、以铺张浪费为耻的社会氛围,切实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。但《指导性意见》只有切合乡镇实际情况,才能得到群众认可,才不会成为一纸空文。”9月28日,宝莲寺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杨玉良一边给记者看由镇政府制定的《指导性意见》一边说。

    “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,提倡‘不过度索取彩礼、不要车,自己家业自己创’的自强创业观,摒弃因婚借贷、婚后还账陋习,彩礼金额总数控制在6万元以内;喜宴桌数控制在20桌,不得超过30桌,用烟每盒不超过10元,用酒每瓶不超过30元;提倡白事就餐‘一碗菜’全覆盖;提倡以放哀乐形式代替请乐班,实行文明吊唁、节俭吊唁……”在这份《指导性意见》上记者看到,婚丧嫁娶涉及的种种细则都作出了明确规定。在《指导性意见》的最后,还注明该《指导性意见》为当前最高标准,但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规定的各项费用标准进行调整,使得这份《指导性意见》看起来既接了地气,又透出了新风气。

    在出台“红头文件”、制定明操办红白事标准的同时,宝莲寺镇还相继在24个行政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各行政村相继完善《红白理事会章程》和《村规民约》,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在推动移风易俗、树立文明乡风方面的积极作用。

    “镇政府专门成立了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,重点对各行政村红白理事会的建设和制度落实进行督查,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文明村创建工作当中,每年组织一次考核评选,年底评出移风易俗先进村。”杨玉良说。

    党员干部带好头

    “村看村,户看户,群众看干部。有什么样的带头人,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风气。”在宝莲寺镇西郭村党支部书记侯文峰的眼中,风成于上,俗形于下,在镇政府出台《指导性意见》后,只有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才能带动村风村俗的转变。

    去年5月3日,侯文峰的女儿结婚,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在西郭村举行,可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在看到酒席后险些惊掉了下巴:一共10桌酒席,每桌一荤一素两道凉菜外加一碗烩菜和几个馒头,喜烟是10元钱一盒的黄金叶,喜酒是30元钱一瓶的汾酒。与前些年的大操大办相比,这样的酒席显得十分寒酸。然而,侯文峰却觉得,这样的酒席才是对婚事新办最好的宣传。

    “说实话,在筹备女儿婚礼的过程当中心里也曾有过疑虑,但细细一想,如果党员干部都不执行新标准,群众来一句‘恁咋做不到’就把你噎住了,工作肯定开展不成。”侯文峰说。一直以来,大操大办虽受群众诟病,但邻里之间碍于情面,村民宁愿借钱办事也不愿意降低标准,在借女儿结婚的机会向群众宣传婚事新办的同时,他也从体会到婚事新办带来的实惠,按照《指导性意见》的标准去执行,与之前的大操大办相比能节约5万余元。

    “过去要是弄得‘不像样’,肯定说不过去。现在村里的干部带头这么做,村民心里有了样板儿,邻里之间谁也不会说啥。”西郭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。 如今,在西郭村,谁家有了娶媳妇、嫁闺女的喜事儿,婚宴酒席按“村支书家的规格”办逐渐流行开来,村民也慢慢养成了节俭文明的生活习惯。除此之外,在农村办白事方面,西郭村还大力提倡厚养薄葬,去年村里就取消了吹唱班陋习,单此一项就为群众节省2000余元支出。今年,西郭村还通过“四议两公开”的形式,将原来的白事“两锅菜”变成如今的“一锅菜”,由二变一又为村民省下5000余元开销。

    新风拂面美宝莲

    9月28日上午,记者在位于宝莲寺镇袁薛庄村的村民议事理事大厅看到,投资13万余元兴建的村民议事理事大厅可同时容纳300余人就餐,这里虽谈不上豪华,但窗明几净、陈设整洁。自去年12月13日投入使用以来,这里已经相继为村民操办了14件红白事,累计为村民节省开支8万余元。

    “村民议事理事大厅场地、餐具免费供村民使用,村民只需交纳300余元的水、电、气费就行。除此之外,我们实行红白事统一服务人员、餐饮标准、安全检测,很受村民欢迎。”袁薛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保生说。

    在村民议事理事大厅外,墙上悬挂的袁薛庄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。该章程以《指导性意见》为蓝本,在注明村中红白事参照标准的同时,对红白理事会办事流程也进行了解释,使人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“省钱,省心,省力!”谈及镇里开展移风易俗后村里操办红白事的变化,村民袁卫国说,“现在村民家里需要操办红白事,只需向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提出申请。在签订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承诺书》后,理事会会安排人员协助事主办理红白事。村里以往的铺张浪费、相互攀比等不良风气如今难觅踪迹。”

    不仅是西郭村和袁薛庄村,如今,走进宝莲寺镇,红白喜事比阔气、讲排场的少了,厚养薄葬、喜事新办、丧事简办的多了;搞封建迷信的少了,生活方式科学文明健康的多了……文明节俭新风拂面而来,全镇百姓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。

    “下一步,我们将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,建立长效机制,继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,严格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’的要求,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抓好移风易俗工作,努力将宝莲寺镇建设成为一个新型生态文明乡镇。”宝莲寺镇党委书记李卫华说。